当前位置:首页>安卓游戏>策略塔防>东印度公司修改器
东印度公司修改器
  • 类型:策略塔防
  • 版本:v1.0
  • 平台:安卓游戏
  • 时间:2023-11-18 14:45:38

东印度公司修改器mod

游戏截图
  • 东印度公司修改器
  • 东印度公司修改器
  • 东印度公司修改器
  • 东印度公司修改器

东印度公司修改器是一款专为游戏东印度公司打造的游戏修改器,游戏的玩法非常真实,玩家可以看到各国的不同风景,在海上尽可能的保护货物的安全,修改器它可以帮助玩家在游戏中获得无限金钱、无限声望、无限贸易特权等优势,有需要的朋友不要错过。

东印度公司修改器功能

[小键盘 1] 金子

[小键盘 2] 降低对手金子

[小键盘 3] 开启船只

[小键盘 4] 迅速修建船只

[小键盘 5] 船只加快

[小键盘 6] 时间静止

[小键盘 7] 非常船壳

[小键盘 8] 非常船帆

[小键盘 9] 超级大炮

[小键盘 ] 陆战队

[小键盘 -] 可带上很多货品

[小键盘 0] 子弹全满

[小键盘 *] 摧毁(选定的)对手船壳

东印度公司特色

超过10种真实的船舶类型;从小型单桅帆船和小船到东印度洋和军舰。

2种指挥模式:在RTS中对你的所有战舰下达命令,或在直接指挥模式中为单艘战舰掌舵。

8个可玩的国家:英国、法国、荷兰、葡萄牙、丹麦、瑞典、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

雇佣舰队指挥官,他们将获得新的技能并提高你的舰队的能力

占领港口,保护航线,建立最大的贸易帝国

东印度公司玩法

海战方面:

强烈不满海战时的船速,慢到极点、十分不爽快、另外注意左下角罗盘上有个箭头,那是风向标,大家注意不要逆风行驶,否则更慢。注意3种炮弹的的结合使用、俘虏敌舰的方法,只要把对方船上的人打完就自动获得敌舰。

贸易方面:

简单到极致,玩了一会我发现只要给舰队制定出贸易路线,就是从一个城市到主城的固定路线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舰队可以自动购买有利润的货物然后来回贩卖,就是自动赚钱的意思了、我就造了十支船队,10条贸易路线,一会就50几万了。

攻城方面:

我只在开头任务里打过,应该都差不多吧、注意船上要招募士兵才行。

其他方面:

要时常注意主界面右下角的任务提示,按时完成,主任务必须要完成,不然你有再多的钱也GAME OVER。

东印度公司:史上最牛的公司怎么做生意

如果谁要问,历史上最牛的公司是哪一家?那答案一定就是英国东印度公司。这个公司权力太大了。它可以收税、可以铸钱、可以缔结盟约,还可以组织军队,而且这个公司基本上单枪匹马地征服了今天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统治几亿人、武装部队十几万,规模远远超过英国的正规军。

不讲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扩张,就理解不了大英帝国的扩张。那为什么一家公司有这么大的能量?这个模块我会用两讲的时间,分别为你介绍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扩张和殖民征服。

在讲它的贸易扩张之前,有一个问题要先说一下:东印度公司的东印度指的是哪里?

因为后来东印度公司征服了印度,所以很多人以为,东印度指的就是印度。这是不对的,这个东印度指的是当时欧洲人说的东印度群岛,也就是今天的印度尼西亚。

1600年,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名字就叫“伦敦商人对东印度群岛贸易公司”,目的就是去东印度群岛做贸易。做的贸易就是当时欧洲人最渴望的香料。

东印度公司做的贸易是相当成功。可能因为东印度公司后来在殖民征服方面太出名了,所以大家一般不关注它的贸易。实际上,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扩张非常猛—在10年不到的时间里,它的贸易网络已经覆盖了今天的印尼、泰国、印度、伊朗和红海地区。

我们再看它的资本—刚成立的时候,东印度公司有6万英镑,这已经是巨款了。但运营20年后,它的资本增加了20多倍,达到160万英镑,这在当时绝对是天文数字了,每年给英国政府带来的关税就有2万英镑。

那它的贸易扩张为什么这么成功?为什么能够超过当时所有其他公司?东印度公司贸易扩张成功的首要秘密,还是它的制度创新。

东印度公司规定股份一旦认购就不许退,只能转让,每次贸易挣下的利润也不都分掉,只把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利息付给股东。这样一来,东印度公司就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真正的股份制公司。这种新制度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东印度公司的资本从此变成可累积的,每一次贸易都使它的实力更加雄厚,所以它可以把其他公司远远地甩在后面。

但是率先采取新制度只是东印度公司成功的原因之一。实际上它还有其他的秘诀。我就从它第一次远航说起。

东印度公司第一次远航从1601年2月开始,就是到我前面说的印尼群岛去收购香料。这么远的地方英国商人从来没去过,可以说是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些英国船除了带白银以外,还带着英国的拳头产品,羊毛花呢。你想想,东南亚这么炎热潮湿的地方,谁会去穿羊毛花呢啊,所以根本卖不动。

英国人也很绝,干脆把船开到马六甲海峡去抢。抢谁呢?抢葡萄牙人,因为两国当时处于战争状态,可以随便抢。抢到一艘葡萄牙大货船后,拉回当地直接开卖。这艘船装的主要是印度产的棉布。英国人发现,棉布在东南亚太好卖了,卖出的钱正好收购胡椒。

这个事情让英国人很受启发。亚洲的中国、东南亚、印度之间已经有一个现成的贸易网络,英国商人完全可以利用这种已有的结构,而不是万里迢迢从欧洲运货物过来。

在这一点上,英国人和之前的葡萄牙人就不一样。葡萄牙人只关心香料,所有的注意力都围绕着怎么把香料运回欧洲卖。但英国人的重点,很快转向了怎么运用当地已有的贸易结构,而不是只想着在欧洲和亚洲之间来回跑。

这就是面对高度不确定的环境时,最大限度地借力,借助现有结构。这一点使得东印度公司节约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同时因为利用现有结构,所以风险也大大减少了。

东印度公司如何借力?

1.借力不是谁想借就能借的,你自己得有支点

东印度公司的商人每到一个地方,只要生意顺利,就设一个贸易据点。这种据点的名称比较奇怪,英文叫factory,和“工厂”一个词,我们中文把它翻译成商馆。

它这样用了十几年时间,在今天的东南亚,印度的东西海岸,波斯湾都设立了商馆,形成了一个自己的地区贸易布局。

我这里要强调一下,这个布局最大的特点是以海洋为中心。我举个例子,东印度公司在印度东西海岸设了两个大商馆,但这两个商馆不管内陆的事情,东海岸的商馆负责的是整个东面海洋的贸易,几千公里远的那些东南亚的商馆都归它管;在印度西海岸的商馆,负责的是通过海洋向西的贸易,像在红海、波斯湾,阿拉伯地区的商馆都归它管。

这里我要插一句,后一个商馆可能和我们今天的生活还有点关系。假如你爱喝咖啡,肯定知道有一种摩卡咖啡。“摩卡”的名字怎么来的?那就是这个在印度西海岸的商馆,在红海边上一个叫摩卡的小地方第一次发现了咖啡,然后把它运回伦敦。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口味的咖啡叫做摩卡咖啡。

说到这里,你就知道了,东印度公司当时就是把海洋当中心,沿岸挑选一些地方建据点,最后编织成一张巨大的贸易网,把自己融入了整个印度洋、东南亚和西亚的贸易。这就是它借助当地贸易的支点。

2.要借力,你自己要有实力

有支点就能借力了吗?当然还不行。要借力,你自己要有实力。东印度公司在这一点上绝对没问题。它不光资本雄厚,还有军事实力,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和武力从一开始就没有分开。你要知道,当时英国商船可不是民用船,都带武装,一艘英国商船上装20门以上的大炮很平常,所以从做生意变成打仗,也是分分钟的事。

但是,当时英国人动武的主要对象还不是当地人,而是葡萄牙人。为什么呢?因为

葡萄牙人早就到这里了,手里有很多贸易资源,打仗可以把他们直接挤走。另外呢,当地人是怕葡萄牙人的,英国人只要把葡萄牙人打败,就对当地人产生强大的威慑。

我给你举个例子:前面讲到的第一次开发摩卡咖啡的那个商馆是在印度西海岸的苏拉特。那它是怎么建起来的呢?一开始当地统治者一直不允许东印度公司建商馆,磨了好久,但后来他们和葡萄牙人在苏拉特沿海打了一场海战,当时当地统治者和他的部队好几千人就在岸上看。结果英国人大获全胜,建商馆的请求马上就被批准了,这就是心理威慑的效果。

所以你看,东印度公司面对一个全新的,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之所以能在短短二三十年里就形成那么成功的贸易扩张,除了先进的制度设计以外,借力或者说借助已有的贸易结构是它的另一大秘诀。

如果我们抛开历史,抛开英国,讲一般性规律,那么这种最大限度地借助已有结构,确实是面对不确定性的一种有效选择。为什么呢?因为在高度的不确定中,最大的风险就是你的成本失控,这个成本包括时间、人力财力和机会成本,而最大限度地借助已有结构,不轻易搞推倒重来,另起炉灶,恰恰是控制成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东印度公司作战部队由哪些兵种组成?部队训练方式与成效如何?

1.东印度公司部队的各兵种构成情况

英国东印度公司军队的作战兵种,依照当时西方军事亦划分为步、炮和骑兵兵种。为确保在战争中较为有效发挥战斗力,在训练和管理上也基本参照当时西方军队。由于本国海军保障,所以英国东印度公司部队基本上都是陆军单位。

而早期因为缺乏马匹和资金供给,法英两国在组建自己的土著雇佣兵部队时,都采用步兵为主辅以少量炮兵的方针。这些步兵单位通常都使用火枪作为主要作战武器,至于炮兵和骑兵则处于发展晚成型晚的尴尬局面。

印度地区自古代开始,在军事作战时多仰仗象兵与骑兵部队。步兵则被当作阻挡敌军保护己方重要军事价值的“乌合之众”。印度当地人即便掌握了一些火绳枪的制作与使用,但是按照精确射击的理念培训火枪手。以当时的科技水平也未必有效杀伤敌方。在莫卧儿帝国衰落之后的一段时间,马拉塔等地方政权依旧倚仗其骑兵力量。而杜普莱克斯的尝试,则改变了近代的印度军事史。

以火绳枪或前装燧发枪为主要作战武器的近代化步兵,用相对较低的成本有效在一起,以排枪方式集体杀伤对手。这一来自欧洲军事革命的成果,很快就被英国东印度公司模仿并发扬光大,同样以薪金招募训练印度当地各族学习西式作战。步兵单位也在组建后逐步确立下来,1758年公司军队在连级的基础上增加营级单位;在克莱武担任孟加拉省督期间,3个管区的步兵综合起来就达到了7个营的编制。

到18世纪末,公司部队中的团级单位也开始出现,并形成由印度雇佣兵单独组成的步兵营和步兵团。这些团和营级军事单位都有自己的番号、编制和隶属关系,这样通过确立之间的隶属关系,能够有效进行训练和管理。在92年的征服战争中,即便人员和单位不断增加,欧籍部队在人数上也永远少于土著雇佣兵单位,这也是在公司在印度地区作战时,总是看到大批土著雇佣兵官兵冲锋陷阵的原因之一。

近代战争中,欧洲军事家们认为统一款型与颜色的军队制服,可以提高部队纪律、团队荣誉感和作战士气。而早期公司部队的步兵没有统一制服,土著雇佣兵就身着印度本土服装参战训练,欧籍官兵则身穿类似英国陆军的红色制服,第三次卡纳提克战争后,各管区组建的土著雇佣兵才开始统一身着欧式制服。在作战武器上,欧籍部队一开始就配发了当时西方普遍装备的燧发步枪和刺刀。这些燧发步枪,多是英国军队在18世纪装备的褐贝斯陆战款步枪。

1764年公司就采用短款型号的褐贝斯步枪,而土著雇佣兵有的还手持较为落后的火绳枪。18世纪后半期,土著雇佣兵们才开始装备褐贝斯步枪之类的燧发枪。第一次锡克战争时期,各管区的土著雇佣军步兵都已经按照所隶属部队的要求,身着相应的西式步兵外套,但这些部队的款式没有全部统一,某些印度部族还能保留传统习俗,包裹头巾或佩戴民族帽饰。

土著雇佣兵组建时,也有类似欧洲军队中的笛鼓手。这些笛鼓手在作战时,能起到鼓舞部队士气与斗志、维持部队阵型与行军的作用。一开始某些鼓手采用唐唐鼓作为军鼓,但到1767年马德拉斯管区就取消了唐唐鼓,要求改用欧洲军鼓协调队伍步伐与演习战术。一直到19世纪上半叶,土著雇佣兵的步兵主力在装备、单位编制等方面依旧沿袭上个世纪的规定。

炮兵单位的指挥权则一直掌握在英国殖民者的手中,从普拉西之战到第二次锡克战争中双方进行的“炮战”,这些炮兵成为了战场上公司部队中火力的保障。他们装备的主要是加农炮这样的直射野战炮,轰击敌方要塞、城堡和战场上的敌军。以1820年前后马德拉斯管区的一支炮兵部队为例,一门能发射9磅炮弹的野战炮需要6名人员操作,他们都是英国本土人员。

1796年后,炮兵单位发生了变化,炮手与之前协同的运输部队开始分工;到第一次锡克战争时,孟加拉管区炮兵已经由数个炮兵营组成,印度籍炮手开始出现,每个炮兵单位有相应的土著雇佣兵连队护卫。骑兵单位在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序列中发展较晚,其规模相对较小。

早期公司招募的少数骑兵中,多还是莫卧儿式的旧印度骑兵。18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多场战争中,土著雇佣兵部队能够击败印度王公部队,但无法进行追击以扩大战果;即便利用当地的土邦盟友训练出了一直骑兵部队,他们也没有超过1000人。韦尔斯利时代,由于认识到骑兵在保护步兵、炮兵和辎重部队并能快速占领乡村地区的重要性。

公司开始加速骑兵部队的组建,并且重视马匹的饲养不惜从欧洲和南非引入优良品种,尤其是适于作为军马的阿拉伯马,也在韦尔斯利时期被引入公司军队中。到19世纪初,英印混血儿詹姆斯·斯金纳开始领导孟加拉部队的骑兵。以他本人命名的“斯金纳骑兵团”成为了公司骑兵部队中的精英,这支驯养良种马匹身着印度传统黄色制服的部队,弥补了公司部队中缺乏的机动性。孟买和马德拉斯管区也相应组建了自己的骑兵部队。

2.东印度公司部队训练方式与成效

近代欧洲军事战术自17世纪欧洲30年战争形成以来,在完善过程中尽管存在形式与组织上的僵化,但对训练和管理的重视,是英国殖民者在军事征服印度过程中的一项军事技术优势。欧洲尤其是西欧地区在文艺复兴时代起,由于经济与政治上的一系列变化,通过对长期战争,总结火器技术推进战争经验。

莫卧儿开国君主巴布尔也是依靠火器战胜了德里苏丹国,将印度地区也推向了军事革命的浪潮中。但随后为了防止火器技术外泄,莫卧儿帝国一直将炮兵等火器部队紧紧掌握于中央手中。即便迈索尔和马拉塔政权拥有一定的火器,却未能有效的利用与训练他们的火器部队。

因为军事革命的背后不单单是武器技术的发展,更是中央集权国家与财政税收的结合,只有足够的资金才能支持火器部队的训练与管理。这导致战争需要更大的资金与成本,不少印度地方政权已不能承受此类支出。

18世纪期间,欧洲陆军作战依旧采用17世纪上半叶出现的线列战术。这种以横纵数列阵型集中射击的步兵阵型战术,除了要求配备的燧发步枪与野战炮外,更需要官兵所拥有纪律组织、士气和有效训练。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土著雇佣兵部队,同样按照这种作战方式,针对性的进行管理和训练。线列战术要求士兵根据指挥官发出的命令,排成长队列集体移动、装弹和齐射,甚至在战友倒下阵亡时,依然能够冷静地作战。

南亚地区,无论莫卧儿帝国还是之后各方势力,他们的部队都没有达到这种作战水平。所以迈索尔、马拉塔联盟和锡克王国政权可以购买各种西式武器,模仿土著雇佣兵编制组建自己的新式部队,却不得不聘请欧洲籍教官进行训练。

土著雇佣兵在英国教官和操练下,相比传统的印度军人拥有更为强烈的团队荣誉感和勇气,也相应的增强近代化军队的纪律与服从性。英国东印度公司部队在战场上,就是依靠这样的训练与战术,多次击败印度各势力的传统军队。

在这种当时西方流行的军事战术下,公司一方面为了提升自己英籍指挥官的素养,委托本国专业军校进行培训,到1812年之后在印度地区也成立了自己的军官学校。同时为了效仿18世纪新型军事强国普鲁士的征兵要求,对募征来的印度士兵在身高和年龄上也进行限定。

尽管各管区兵源素质不一,印度人相比欧洲人在先天身高上也有差异,但无论如何被募征的土著雇佣兵身高不能低于5.1英尺,年龄上也以20至30岁为最佳。只有这样,才能在训练中发挥印度士兵的体能,转化为有效战斗力。

东印度公司军队诸兵种在战时,就依靠上述的管理训练保证战斗力。步兵部队在作战时,他们装备的燧发步枪虽然只能杀伤射程100码以内的敌人,但一排齐射能够杀伤冲向面前的敌军。加装刺刀后,排成数列的步兵方阵可以像手持长矛一般,以方阵阻挡敌方的骑兵与步兵。

当时印度本地没有可加装刺刀的火枪,不少印度士兵作战方式还是以冷兵器格斗为主,这就丧失了18世纪火枪步兵所具有的优势。尽管迈索尔军队早在海德尔时期就效仿组建火枪步兵,但直至18世纪90年代,提普苏丹才向荷兰军火商购买了20万柄回火刺刀。

东印度公司土著雇佣兵最初也没有装备刺刀,1778年公司军事官员才认识到,应全面装备可以套装刺刀的制式步枪。避免近战时丢下枪支,如旧式印度军队那样拔剑肉搏,提升土著雇佣兵的战斗力使其接近欧洲军队的作战水平。如果不考虑指挥官和后勤等因素下,这些印籍步兵能够对付装备一些火器却僵化保守的旧式印度军队,即使面对马拉塔和锡克王国训练出的近代西式军队,也不会处于劣势局面。

步兵之外,其它兵种的训练与培养,对战争贡献的作用依次递减。炮兵作为战场的火力支援,因其提供有效火力投射与杀伤作用,更是在印度殖民地战争中凸显出来。普拉西之战当天,克莱武能够取得胜利,在于把握战机利用炮兵压制对面炮兵和孟加拉军队。之后随着欧洲制炮技术的提升,公司部队采购的火炮寿命与精确度也相应提升。但更关键在于训练中熟练进行操作,以配合步兵行动,以便用控制战局有效打击敌方。

印度各政权军队中,能与英国炮兵相抗衡的只有锡克炮兵,他们同样也采用英国等西方国家制造的火炮,这些包括重炮在内的上百门火炮,火力性能也不逊于英方。但由于训练和管理水平的不足,即使以有效的火力打击英国人,但不能有效的持续下去;公司炮兵部队则在两次英国-锡克战争的大规模炮战中坚持至最后,保持纪律与士气操作火炮射击。骑兵方面,斯纳金骑兵部队则延续了莫卧儿人对骑兵的训练和管理,但由于他们出现的时间较晚,其训练的检验效果也只有在两次英国-锡克战争中进行检验。

综上所述,单以部队作战视角分析。以土著雇佣兵为主体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军队,之所以能够击败旧式印度武装,并非简单利用印度本土人打本土人赢得战斗。而是利用欧洲已经系统化、职业化的近代军事体系,在印度重新培养出一支与当时西方军队武器装备和训练方式相近的新武装。这并非单纯模仿武器与训练组织的印度统治者所能完全超越的。

相关版本
热门排行